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,全球每3秒钟就新增一名认知症患者,2025年预估人数将高达1亿3150万人。
我们在照顾认知症老人时到底该如何做?你是否还存在一些误区呢?今天小编总结了5个关于认知症的常见误区,快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当认知症老人出现尿失禁时要少喝水吗?
#误区
大家往往会认为要少喝水。
#正解
喝水不足更易刺激膀胱收缩,以排出浓缩尿,进而引起尿频和膀胱失控。因此少喝水会导致老人因缺水使尿失禁进一步恶化。
因为老人已经没有自主喝水的意识了,认知症照护的重点之一就是补水,要关注认知症老人是否每天能够摄入足够的水分。
2、认知症老人是“老小孩”吗?
#误区
认知症老人就像孩子,我们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,比如用对小孩说话的语气与他们交流,又如公开讨论他们的失禁等“幼稚”行为。
#正解
大部分情况下,虽然认知功能下降,但认知症老人并未丧失自我意识。他们还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,自我认知还是一个饱经风霜的长者。如果简单地把他们当作“小孩”,会剥夺他们的自尊,从而引发他们的反感、不合作。
3、认知症老人需要24小时的陪同吗?
#误区
认知症老人的家人通常认为应时时刻刻陪同,以免出现风险。
#正解
如果不是急症的情况,不必24小时全程陪护。一方面,大部分情况下老人都需要有一定的独处空间;另一方面,这样会导护老员的工作压力过大,情绪倦怠,有可能出现工作失误。
4、当认知症老人情绪爆发时应阻止或分散其注意力吗?
#误区
用劝阻的方式应对:“别哭了”;用摆事实的方式引导:“一切都挺好的,你担心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”;用其他的话题试图分散注意:“你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?”这些都是不对的!
#正解
认知症老人由于认知功能下降,往往会伴有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,这是很常见的。在情绪爆发的情况下,认知上的理性是无意义的;但老人的情绪确是真实的。我们努力的重点应该是帮助老人解决情绪问题,那就是采取疏导、共情的方法,鼓励他们表达和发泄为主。
5、认知症老人需要多参加社交来减缓认知功能减退吗?
#误区
当老人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时,应“强迫”老人与人接触,比如见见亲戚、老朋友、老同事,参加聚会、聚餐等。亲朋好友往往会“热情”地“考验”老人,“还记得我吗?我是谁呀?”
#正解
从生理上,社交互动确实被研究证实有利于刺激大脑功能区,从而有利于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进程。但是,老人心理上的感受同样重要。正确的办法应当是保持安全的社交互动模式,与认知症老人互动的人应当首先与他们建立信任,给他们安全感,而且人不要太多,不要暴露在陌生人的注意点上。
如何预防老人得认知症?
①避免孤立和被孤立
老人活动范围减少后易产生孤独感。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及脱离人群的被孤立感,增加了对生活的消极态度,老人就更减少了社交活动,如此陷入恶性循环。
长此以往,老人易生悲观、厌世的消极情绪,懒于主动面对生活、社会,懒于动脑学习思考。这样,大脑缺乏良性刺激可能诱发认知症。多亲近老人,使之不被孤立非常重要;鼓励老人自身积极与社会接触,与年轻人交往,增加活力。
②分担家务事和轻度工作
使老人感到自身价值和存在感。作为家庭的一员,分担哪怕一件事情,让大家都意识到老人的存在。例如,即使高龄,仍能取邮箱的报纸、信件;把洗好的衣服叠整齐等。
③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
帮助老人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,经常进行交流活动。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,并坚持下去。如没有,每天读读报纸也好,令精神有所寄托。与近邻或老同学、老同事、有共同兴趣爱好者成为好朋友,经常交流交往。与家庭成员、亲戚晚辈能经常团聚、欢谈。在外的亲属晚辈常回家看看,至少常通电话问候。
④与老年性健忘做斗争
养成反复确认习惯使用的物品的位置、亲友的联系方式/地址/电话号码等习惯,增强自己的存在感。
⑤配备合适的交流工具
配备眼镜、助听器等工具,便于和外界交流。
⑥促进大脑功能的练习和训练
可以玩游戏、打麻将,也可利用电脑游戏,可以单独训练也可集体训练。每天做些能训练手指灵活的事,如编织、绘画、书法、拼图、手工和弹奏乐器等。
⑦科学合理的健身活动
每天至少一次不少于15分钟的户外运动,如散步等。
⑧良好的生活习惯
养成合理饮食、有规律的起居作息、运动、清洁等良好习惯。
⑨减少使用否定意思的话语
如“xx的事情不能干”“真脏呀”等,这些否定意思的话语,对于自己及其他老人都会有负面暗示的影响。
⑩其他
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以及坚持自身的健康管理也能帮助预防认知症。
-THE END-
注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。
文章来源:21CN综合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